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学术活动
人才就业
马院论坛
BBS
著作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会议
课题发布
搜索
搜索
热搜:
毛泽东
马克思
特朗普
芯片
美国
本版
帖子
用户
马院网·Mayuan.wang
»
马院论坛
›
文献分享
›
红色故事
›
张素华:从《毛泽东年谱》中感悟伟人伟力 ...
返回列表
查看:
220
|
回复:
0
[红色爱情]
张素华:从《毛泽东年谱》中感悟伟人伟力
[复制链接]
普里马科夫
普里马科夫
当前离线
积分
257
发表于 2021-6-24 09: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将本文分享到
0
※原载昆仑策网 ◎文/张素华
【作者:张素华,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巡视员】 《毛泽东年谱》是学习党史的重要教材,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好中共党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从参与建党、投身革命到在腥风血雨中奋斗28年,最终领导党和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又奋斗27年,整整55年的时间。他提出的思想,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对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决定意义的指导作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同毛泽东息息相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他是一位“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年谱》犹如一部大型纪录片,翔实记录了毛泽东丰富多彩的一生。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版了3卷本,记录了他的前半生(1893.12-1949.09);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出版了6卷本,记录了他的后半生(1949.10-1976.09),总共9卷本、近450万字。这部内容丰富的《毛泽东年谱》,由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主编,先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编撰而成,可以说是花了大力气、下了真功夫的著作。如若想严肃认真地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是一部绕不开的历史著作,不能不读它。 (二)
本人有幸参加了《毛泽东年谱》的撰写工作,深感其特点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性。《毛泽东年谱》在撰写过程中十分注意把反映毛泽东一生的活动和思想材料找全,不能有遗漏。这部《毛泽东年谱》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将毛泽东一生的思想、生平、业绩、风范等各个方面一一加以记录。包括:少年时代的成长,青年时代寻求救国真理、确立信仰、参加建党,在他进入中共领导决策层之后,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及战争的规律,对各个历史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的开展和推进,国际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应对情况,以及毛泽东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关于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的论述、读书学习情况、对中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与亲朋好友的交往情况等等,不一而足。相对来讲,民主革命时期的3卷本稍简略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卷本更翔实一些。二是权威性。《毛泽东年谱》在撰写每一个条目时,首先以档案材料、当时发表的文字、当事人的日记等为依据。对于回忆材料,要经过反复核对印证才加以采用,做到落笔有据,使《毛泽东年谱》真正成为一部信史。三是科学性。对毛泽东的重要思想认识、重要决策的来龙去脉,尽量根据材料梳理清楚,同时注意了解学界对毛泽东和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人们关注的一些事情等,查找材料后再按事情的本来面目记录下来。四是客观性。《毛泽东年谱》遵循了客观记述、不作评论,即述而不评的方针。五是真实性。真实是《毛泽东年谱》的灵魂和生命力。《毛泽东年谱》对收集到的各种材料,是在进行缜密考证、辨别真伪的情况下才予以采用;基本上使用毛泽东的原文、原话,一般不作转述或概括,保持毛泽东的原意和语言风格,确保“原汁原味”,以此来真实记录毛泽东的工作、生活和思想。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毛泽东年谱》一经出版就立刻吸引了广大读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至今仍孜孜不倦地通过《毛泽东年谱》对毛泽东及党的历史进行深入发掘。一些对毛泽东和中共党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也是乐此不疲地加以通读。毛泽东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稿思想深刻,文字优美,行文流畅,讲话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常常引人入胜。《毛泽东年谱》保持了他的语言风格,有些讲话,还用了一些别人的插话,有的重要谈话,则用对话的形式记述。这样使读者既能了解毛泽东讲话的缘由,又能烘托出当时会议、谈话的氛围,加深了人们的感受。所以《毛泽东年谱》虽然属于大型的资料书或者说是工具书,但读来却颇有兴味,读到兴奋处,还会为他的才气、他的奋斗精神,为他的指挥艺术、领导艺术拍案叫绝。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很多读过《毛泽东年谱》的读者都认为这是一部好读的著作。《毛泽东年谱》除了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专家学者必备的书籍以外,对党政干部、企业家、青年学子等深入地学习中共党史也是一座丰富的宝矿。《毛泽东年谱》是学好党史的必读之书、好读之书。 (三)
那么,如何学习《毛泽东年谱》呢?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采取主题学习法。比如,深刻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探索和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这条主线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我们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这三个基本方面,就是抓住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所以,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毛泽东思想的萌生、形成与发展,全部生动地记录在《毛泽东年谱》里。毛泽东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艰难曲折的革命实践中,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探索淬炼出来的,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应该永远牢记的。 再如,毛泽东与中国道路的关系。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旗立起来了,走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毛泽东年谱》详细记录了毛泽东寻找和开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也详细记录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情况。当时,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的比较清楚,有的则不很清楚,有许多问题还未被认识,因此在实践中遭遇曲折,这在《毛泽东年谱》里没有讳言。总的来说,毛泽东所强调的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在当下的中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已成为我们党和人民在挫折面前深入社会实际,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他的奋斗和探索,也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走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思想和实践的源头,无疑是毛泽东。所有这些历史都写在了《毛泽东年谱》中。 二是通读法、比较法或摘要读法等。如果有时间和兴趣,不妨可以通读。《毛泽东年谱》的特色是语言活泼生动,这一点本文的前面已经谈到,不再赘述。毛泽东的经历丰富又传奇、曲折又复杂,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甚至是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一个真实的毛泽东、一个历经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会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非常值得一读。 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共党史,可以把学习《毛泽东年谱》同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和其他领袖年谱,以及地方历史甚至同国民党的历史等结合起来看,这样会把事情理解得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同国民党为什么能够两度合作,又为什么屡屡发生战争并导致最终的决裂,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也经历了曲折,等等,通过对己方与彼方的对比研究,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历史的来龙去脉,体悟共产党的正义与国民党的反动,感受历史的苍茫与不平坦,国际关系的复杂与多变,进而加深对事物乃至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如果想通读毛泽东的著作,了解毛泽东思想的概要,又时间不多,则可以通过《毛泽东年谱》作些了解。《毛泽东年谱》的特点是择要摘录了毛泽东几乎所有文章的要点,有的几十字、一二百字,有的几百字,最长的也就是一两千字。如9000多字的《实践论》,《毛泽东年谱》摘要了800字;近5万字的《论持久战》,《毛泽东年谱》摘录了1200字。这样,您通过不长的时间,就可以择要了解毛泽东著作乃至毛泽东思想的大致内容。当然,最好还是通读原著,但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这也不妨是一种捷径。 如果想了解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重大决策是如何作出的,可以读一读这些决策出台前后的《毛泽东年谱》,书中比较注意交代决策的背景,也比较注意事件的完整性。这些背景主要表现在当时的形势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发生了哪些问题。比如,卢沟桥事变前,我们党就积极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由于日本的侵略,使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的潮流,迅速抓住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号召全国人民不分党派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毛泽东年谱》都有较翔实的记录。 若想了解毛泽东与亲朋好友及同他人的关系,《毛泽东年谱》较《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了更多的书信。这些新收的书信比较集中地反映在1920年以前和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和老师、同学及亲友的信件。 三是可以把《毛泽东年谱》作为工具书经常核查一些问题。不能说《毛泽东年谱》把毛泽东的一切活动都记录在案了,但比较重要的遗漏应该很少。如网上流传毛泽东1972年曾赠尼克松“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12个字,档案中没有这样的记载,尼克松本人的回忆录也没有谈到,故《毛泽东年谱》没有收录。由此可以通过《毛泽东年谱》查证或澄清一些问题。
赞 14 特别声明
分享至朋友圈在手机上查看,分享至朋友圈☆ 转发自红歌会网(www.szhgh.com)
将本文分享到
0
【马院网是非营利性网站,如内容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管理员(邮箱:buffettism@126.com)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论文集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激情时代
红色国际
文艺文化
读书·书评
传统文化
好好学习
国家安全
国际观察
军事观察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怀念寄思
哲学研究
名家观点
集体经济
新青年
理论研究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时代人物
热点观察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观察与评论
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欢迎光临【南街村】集团自营旗舰店!
Copyright © 2008-2020
马院网·Mayuan.wang
(https://mayuan.wan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QQ:262532181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促信宝科技
京ICP备2020041066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