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学术活动
人才就业
马院论坛
BBS
著作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会议
课题发布
搜索
搜索
热搜:
毛泽东
马克思
特朗普
芯片
美国
本版
帖子
用户
马院网·Mayuan.wang
»
马院论坛
›
文献分享
›
毛泽东研究
›
谨以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念伟人
返回列表
查看:
251
|
回复:
0
谨以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纪念伟人
[复制链接]
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
当前离线
积分
1223
发表于 2020-10-21 06: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将本文分享到
0
◎原载揭道办 ◎文/叶主任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东亚风云突变,让我国大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在地缘政治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缓冲国。
将两大势力隔开的中间地带的国家,不管立场倾向于哪一方,都是缓冲国。
在和平的时期,缓冲国的存在,能避免矛盾的双方在边境地区的独走势力,互相演戏,养寇自重,擦枪走火。
在真正有了冲突的时候,又能避免大国的本土成为前线。
也就是说,对于大国来说,缓冲国的意义,就是工具国家。大国棋盘,或者棋子。
二战后期,美苏双方达成了共识,在战胜纳粹德国后,联手合作,瓜分英法的殖民体系。虽然美苏双方有意识形态冲突,但是,决战要等到将英法吃干抹净之后。
英吉利民族主义者丘吉尔,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发挥英国离岸平衡手的老传统,挑起了美苏的意识形态争端。
丘吉尔代表的,是旧秩序的利益。殖民体系内的既得利益者,推出丘吉尔来和必然到来的历史潮流对抗。
作为旧秩序的代言人,他非常成功的让两个新生的大国对立起来,延缓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苏联的核心,在东欧,美国的核心,在本土。对抗的战场,可以是东欧,也可以是亚太。
从地缘上来说,这两个地方,都是美苏连接线的中点。
彼时彼刻的中国,还在打解放战争。
美苏要对抗,但是,也要斗而不破。当时,美苏的军队在欧洲的战场上,已经是鸡犬之声相闻。易北河会师,将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接壤了起来。
所以,欧洲就成了对抗的最前线。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对抗前线,很快由一穷二白的状态,变成了应许之地。在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的美金卢布下,被打成一片焦土的欧洲顺利恢复了元气。
而对于远东的局势,美苏双方的势力,在彼时彼刻并没有直接的接壤关系。
因此,双方默契于构造缓冲国,避免四面出击的被动。
看到了这个局面的教员,定下了解放战争的基调,解放战争慢不得。
如果解放战争慢了一点,对应着美苏制造缓冲国的战略规划,那么,在欧洲初定后,两个新兴的超级大国会默认国民党的划江而治方案。
缓冲国,美苏一边一个,中国就要再次进入南北朝。
所以,解放战争拖不得。
三年时间,在教员正确战略的指引下,国军主力悉数消灭,蒋介石败走台湾。
我国成功避免了南北朝的局面,教员之功,天地可鉴。
苏联意外收获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国,因此,在朝鲜战争打起来后,苏联对出兵没有任何的兴趣。
就算朝鲜彻底处于美国的势力范围里,苏联还是有一个缓冲国,那就是我国。
但是,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中国人民,是不甘于当棋子的。虽然1840以来,我们度过了屈辱的近代史,但是,我们的大国心态,从未变过。
大国,不给别人当缓冲国。一旦朝鲜失守,整个东北就要暴露在美国的轰炸机下。
苏军势必找到协助防空这样的借口,进驻我国领土。
如此一来,国家主权何在?
我国与欧洲日本等国的区别,又何在?
1840年以来,外国军队在我领土上横行无忌的时代,刚刚被紫石英号带走,如今怎么能让它回来?
战场上靠牺牲争取不到的东西,外交场合上靠嘴,一定争取不来。
一往无前的气势打出来,自有人争着锦上添花。
出兵朝鲜,教员再次用他那决然战略判断,避免了我国成为苏联的事实殖民地。
教员思索了数天,力排众议,出兵朝鲜。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国,所以为国,不在大小,而在骨气。
我们的领土上没有外国的军队,这是首先得一个条件。
朝鲜战争,三年时间,百万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讲美国人挡在三八线以南,打出了中国人永不为奴的骨气。
这份血酬,让苏联人转移了成套工业体系和国防力量给我们。
还是最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国防力量。
打个比方,这个援助力度,相当于让五年后的坦桑尼亚开上歼20。
没有那力排众议的出兵,可乎?
教员之功,华夏永铭。
【转发自红歌会网(
www.szhgh.com
)】
将本文分享到
0
【马院网是非营利性网站,如内容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管理员(邮箱:buffettism@126.com)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论文集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激情时代
红色国际
文艺文化
读书·书评
传统文化
好好学习
国家安全
国际观察
军事观察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怀念寄思
哲学研究
名家观点
集体经济
新青年
理论研究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时代人物
热点观察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观察与评论
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欢迎光临【南街村】集团自营旗舰店!
Copyright © 2008-2020
马院网·Mayuan.wang
(https://mayuan.wan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QQ:262532181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促信宝科技
京ICP备2020041066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