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学术活动
人才就业
马院论坛
BBS
著作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会议
课题发布
搜索
搜索
热搜:
毛泽东
马克思
特朗普
芯片
美国
本版
帖子
用户
马院网·Mayuan.wang
»
马院论坛
›
文献分享
›
时代人物
›
民族的脊梁、毛主席的好学生——胡伟武!中国人都应该知 ...
返回列表
查看:
138
|
回复:
0
民族的脊梁、毛主席的好学生——胡伟武!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他伟大的事迹!
[复制链接]
布哈林
布哈林
当前离线
积分
156
发表于 2021-10-23 15: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将本文分享到
0
△原载湘水之岸公众号 ◎文/付欣宇
民族的脊梁、毛主席的好学生
——胡伟武!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他伟大的事迹!
付欣宇
题记:红色娘子军是北京铁道部的退休干部,今年87岁了。2008年,她带着我去南街村参观学习。彼时,我是她的警卫员,负责她的安全。王宏斌班长亲自接待了红色娘子军,我也有幸目睹了王班长的风采。自此以后,我们这对忘年之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我因故离京来湘后,与红色娘子军失去了联系。9月9日,我去北京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在战友的带领下,与红色娘子军再度相逢,仍如初见,相谈甚欢,毫无违和感,就好像我们经常见面一样。我想,这是毛主席的思想纽带把我们深深地绑捆在了一起,这是崇高的革命友谊的见证,这是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切割的亲密战友。
对于我来说,红色娘子军的存在是如此的重要,她并不是可有可无,也并不是平凡无奇,而是至关重要的。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依旧遥遥相望,惺惺相惜。
红色娘子军是坚定的毛主席思想的扞卫者,她写的文章都是经我输入电脑,发到红色网站上。她的实践论、矛盾论学得特别好,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文字清秀,很接地气。深受网友们的欢迎。她非常喜爱进步青年,给予青年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撒尽钱财无私支援,这是何等的高尚,这是何等的可贵!尽管她87岁了,依旧有一颗年轻战士的心,有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红色娘子军在十年前便与胡伟武有过交集,还合过影,可惜照片找不到了。在她的影响和指导下,我对胡伟武和他带领的龙芯团队有了深刻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胡伟武便是这样的人,他是龙芯之父,他是中华民族的好儿郎,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更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战士!
一、青年时代的报国志
胡伟武,1968年出生于浙江永康,中国科学院“龙芯”首席科学家。
在1986年时,胡伟武正在进行高中学习,那时期他便入了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着;“树立填补祖国空白、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我将永远接受党对我的考验”。
少年心事当拿云。正是在这种壮志凌云的精神感召下,胡伟武与芯片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对计算机的起源在1956年。当时,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1957年,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4年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通用数字电子管计算机119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我国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比美国晚了13年,但是经过毛主席时代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国外的差距不断缩小。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关于要不要研究CPU是没有达成共识的。
1986年提出“863计划”时有人说过:“如果把100亿资金全部拿来研究CPU都不够,不如先把其他产业发展好”。
那时期,我国计算机领域诞生了一批联想、浪潮等市场化的计算机企业,在技术领域丧失了自主权。当然流行的思潮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意思是从国外引进若干成套的设备,全部都是“交钥匙型”,也就是说人家都全部给你建好了,钥匙交给你,而你并没有参与制造的过程。到了2000年后,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因特尔,微软等公司牢牢控制了核心技术。
CPU,中文翻译过来就是中央处理器。
这一块小小的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技术,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
这一块小小的芯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重要标准,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CPU。
当时CPU技术长期掌握在少数国家手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对CPU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没有人愿意在芯片这个难题上下功夫。
然而,一批有识之士敏锐地觉察出背后的隐患。
“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是第一代计算机人,很有国家情怀,从来都是说我们国家还需要什么,还缺什么。”在导师的影响下,胡伟武从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时起,就立志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正是在中国计算机研究者的精神传承和核心技术逐渐丧失的情势下,胡伟武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绝地求生20年
2001年初,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院士呼吁:“如果‘十五’期间不启动CPU的研发,我们就没机会了”。他从计算所科研经费里挤出100万元,启动通用CPU研发。年轻有闯劲的胡伟武,成为CPU研发项目组负责人的不二人选,这一年他仅仅32岁。
胡伟武联络了志同道合的团队,在不足60平米的办公室里,开启了一场改变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命运的奋斗。
胡伟武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做了一个8086(集成电路),他一定要为祖国研发独立安全有保障的CPU。为了表达决心,胡伟武为中国CPU研发立下军令状:只要达到一定条件,我做不出来,提头来见。
胡伟武以及龙芯团队到底有多拼?
别人一周工作40小时,龙芯团队就一周工作七八十小时,五加二,白加黑。完全没有休息日。
胡伟武回忆说,有两次是七夜七天不睡觉,当时夏天的时候,因为不回家也不洗澡。闻到自己身上都是馊的。
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用一年的时间,胡伟武团队就把操作系统跑起来了。
“龙芯一号”的问世,是我国首枚完全有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它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长期建立在外国核心技术之上的僵局。
在同年科学院的鉴定会,“龙芯一号”芯片受到专家领导组的高度赞赏并且取得了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根据胡伟武回忆,“龙芯一号”研究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无处可学。
国外的核心技术不可能教给我们,我国芯片研究完全只能自己摸索,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在两座大山的压迫下,胡伟武团队依旧没有放弃。
创造出“龙芯一号”后,便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龙芯二号”和“龙芯三号”。
胡伟武接受采访时说过:“在我国建国来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先辈都是靠着‘白加黑’的不断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并且勤劳肯干一直都是中华人民的精神基因,我们必须要继续传承下去”。
我把胡伟武比作是钱学森式的科学家。红色娘子军说,你的说法不太准确。钱学森有毛主席、周总理、聂荣臻等人的大力支持,物质钱财人力充足,可以心无旁骛潜心研究。那是集体的力量。而胡伟武却没有这样的条件,靠的是他长期的坚守努力的研习和他带领的团队的力量。他的精神和勇气尤为可贵。红色娘子军还告诉我,胡伟武有三句名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受得了委屈。听完此言,我豁然开朗。胡伟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人!!
2018年中兴芯片来源突然中断,中兴企业因此陷入瘫痪状态。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围追堵截,实行芯片“断供令”,芯片“卡脖子”难题引发大众关切。
这个问题究其根本,就在于我国没有完全自主产权的芯片,一直是使用“外国芯”,自主研发的芯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脖子被卡了之后,国产芯片的研发,显示尤为重要。
“龙芯”就是一直坚持这种理念,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凭着对学问和科学的极致追求,凭着一颗滚烫的爱国心和报志国,胡伟武寻径入山,开始看到属于拓荒者的未来曙光。
胡伟武带领的龙芯团队,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筚路蓝缕,终于开辟出了一条通天大道。他们研究的新指令系统打破一切阻碍。
胡伟武在龙芯二十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讲到:
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仅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更有沼泽沙漠、雪山草地、豺狼虎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冲天的豪情,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有钢铁般的意志,耐着性子坚持干。
我们相信,在先辈的荣光下已经找回“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自信的后人会像我们今天崇敬长征的英雄、崇敬抗美援朝的英雄、崇敬两弹一星的英雄一样,来崇敬在构建我国自主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道路上历经艰难险阻完成新长征的我们。
二十年了,龙芯终于能一飞冲天,龙腾四海,一定会在历史上立起一座伟大的丰碑。
龙芯二十岁,弱冠之年,风华正茂!
龙芯日出东方,其道大光,美哉桃李,壮哉栋梁!
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胡伟武,当如是观!居功至伟,彪炳千秋!
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龙芯团队。
穿中山装、佩戴毛主席像章,这是胡伟武独特的标配。
龙芯靠什么取胜?龙芯靠什么坚持?龙芯靠什么发展?靠的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胡伟武这二十年就是这么做的。
正如南街村一样。南街村是全国坚持用毛泽东思想发展起来的乡村典范。龙芯团队取得的胜利也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团队,是毛泽东思想在科学领域的胜利。只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南街村和龙芯,都是红色娘子军带领我去了解去认识的。她是我的偶像,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关于龙芯的伟大事迹都是红色娘子军给我讲述的。我从内心深处敬佩她、感谢她!
胡伟武在龙芯二十周年的会上说:二十年来,龙芯衣衫褴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九死一生中活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强大,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标识、一座丰碑,巍然屹立于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的发展历史上!
胡伟武把龙芯的研发与成长,比喻成新长征。他说,龙芯是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的宣言书。龙芯是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的宣传队。龙芯是我国信息产业自立自强的播种机。
毛主席曾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胡伟武把龙芯比喻成长征是大有深意的。当龙芯处于困境时期,他并没有放弃,而且坚定龙芯成功的信心。当有其它企业用几倍甚至十几倍薪酬的诱惑时,胡伟武以及团队保持了定力。面对与国外垄断集团的巨大技术和市场差距,胡伟武不走引进技术的“捷径”,而是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实事求是作风,一点一滴地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下,成完了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的积累,并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胡伟武说他是“少数派”,坚持为人民做龙芯是根本宗旨,使龙芯得到各级政府、产业链伙伴和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持,得道多助使龙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龙芯公司。这个核心理念是龙芯传承的基因,是龙芯每个员工的价值观。
胡伟武谈了他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方面:
第一,学他的精神。你看毛主席,他一辈子碰到了无数的困难,但他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他碰到过无数的敌人,从来没有被敌人所吓倒,而是他吓倒了所有的敌人。就这一点,不单是他的那些同志们所承认,他的对手也是承认的,这需要一种精神,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上百年来受屈辱,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才188811人,竟然把圆明园给烧了,为什么却是那些不识字的农民被被毛主席组织起来,就能把美帝打败呢?这需要一种精神。
第二,学方法。毛主席一辈子做事情从来都是抓主要矛盾。最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他是军事天才,他没读过几本军事着作,他是在实践中学习,我们也需要,他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全国性的原始积累。你和印度比一比就知道了,建国初期,中国的钢材拥有量不足以让全国的妇女一人戴上一个发卡。
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学毛主席的立场。他永远都站在工人农民的一边,人民群众的一边,所以我经常说,龙芯的根本出路就是信息化为人民服务,真正让中国50%-60%的人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这是我们取胜的根本,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学这个东西是不行的。我们的团队极其稳定,最优秀的学生都留下来为龙芯服务了,这在中国的科研队伍中是极其罕见的。外企几倍的待遇,我们的核心成员没有说要走的。
毛主席早就说过了,我们还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你看我们国家,为什么是个大国?为什么人家承认我们是大国?有人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汉奸,还有一句话说,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脊梁。你看19世纪初的时候,孙中山是脊梁,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毛泽东是脊梁,20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志愿军战士是脊梁,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人是脊梁。而现在需要一批新的脊梁,科研人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累点是没关系的,本来就得艰苦奋斗,人家比你先进那么多,你也跟他一样八小时上班,你又不比他聪明多少,条件你不如人家,凭什么你就比人家强啊,凭什么你就能赶上去啊?还是要靠毛主席的思想和精神。
红色娘子军跟我说,胡伟武是民族的脊梁和英雄。他真正学会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了,不像很多人只学其表,只学其里,所以不能成功。她还说,胡伟武是真正的爱国者,用实际行为报效祖国。不像那些贴个国旗到脸上,就是爱国了,那是形式主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胡伟武!我深表赞同。
四、全国唯一毛主席生日12月26日放假的单位
近几年来,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越来越浓厚,逐渐形成了一种新民俗。很多人呼吁把12月26日设为一个节日。
胡伟武带领的龙芯团队,平时没日没夜地工作。但在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的时候,他们每年会都放假一天。
胡伟武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形式,真正实践了毛泽东思想。他把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刻到自己的骨髓中,印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了。
胡伟武不仅理论厚实,文采斐然、学识深湛,还为人低调,任劳任怨,不用扬鞭自奋蹄!!
伟哉!胡伟武!壮哉!胡伟武!美哉!胡伟武!
从热血青年到行业带头人,胡伟武用人生最美好的20年亲历和见证了国产CPU前行的每一步,并在向建立国家自主生态体系的目标继续努力奔跑。为人民作龙芯,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与红色娘子军坚信:胡伟武以及他带领的团队一定会为祖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龙芯一定会大鹏一日从风起,摇扶直上九万里,乘风破浪,傲视寰宇!!!!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转摘自红色文化网(www.hswh.org.cn)
将本文分享到
0
【马院网是非营利性网站,如内容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管理员(邮箱:buffettism@126.com)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论文集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激情时代
红色国际
文艺文化
读书·书评
传统文化
好好学习
国家安全
国际观察
军事观察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怀念寄思
哲学研究
名家观点
集体经济
新青年
理论研究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时代人物
热点观察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观察与评论
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欢迎光临【南街村】集团自营旗舰店!
Copyright © 2008-2020
马院网·Mayuan.wang
(https://mayuan.wan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QQ:262532181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促信宝科技
京ICP备2020041066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