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学术活动
人才就业
马院论坛
BBS
著作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
学术会议
课题发布
搜索
搜索
热搜:
毛泽东
马克思
特朗普
芯片
美国
本版
帖子
用户
马院网·Mayuan.wang
»
马院论坛
›
文献分享
›
跟毛泽东学方法
›
经历不等于经验,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一 ...
返回列表
查看:
158
|
回复:
0
经历不等于经验,毛主席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一图一诗说“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查韦斯
查韦斯
当前离线
积分
219
发表于 2021-10-6 1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将本文分享到
0
※原载知识管理就在夏博 微信号 ◎文/夏敬华
经天纬地真大才,验真鉴假显胸怀,总有料敌机先事,结网不等临渊来,这说的是“经验总结”,毛主席就称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1965年7月,李宗仁与程思远从海外回到祖国。26日上午,李宗仁和程思远数人正在北京东郊国棉二厂参观,到10时许,忽然接到通知,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等候他们。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休息室,毛泽东接见了李宗仁和程思远。毛泽东问程思远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程思远扼要地说了。
后来,谈到美国,程思远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办公桌上摆着一部《毛泽东选集》,影响所及,以致学习毛泽东思想蔚然成风。毛泽东笑了,他忽然问程思远:“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不知道。”程思远茫然不知所以。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毛泽东盯着程思远说:“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在毛泽东22年的军事生涯中,在红军十分弱小时,他同朱德一起总结了脍炙人口的十六字诀。当人们十分困惑,诘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时,他写出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红军作战失利,不得不进行长征后,毛泽东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帮助人们认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当日军十分嚣张,中国人民感觉没有出路时,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以增强国人战胜日军的信心;在我军与国民党激战十分激烈时,他写出《十大军事原则》。他所总结的战争经验,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
粟裕说,他之所以能在极其困难的几年生存下来,就是按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经验做的。陈士榘回忆,他在解放战争中制定的一些成功战例的方案,都是从毛泽东那里学来的。英国学者迈克尔.爱略特.巴特曼评价说,“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是政治军事天才人物”。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善于总结成功经验,还在于善于吸取教训,从中寻找成功的先机。他说过:“认识的盲目性和自由,总会是不断地交替和扩大其领域,永远是错误和正确并存……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1935年1月底,遵义会议后重掌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在土城战役中失利,红军损失惨重。在扎西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出三条教训:一是敌情没有摸准,二是轻敌,三是分散了兵力。正是吸取了这一仗的教训,毛泽东以“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留下了战争史上的“得意之作”。
因为重视利用错误教训,毛泽东在总结经验时,不仅指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也包括总结别人甚至敌人失败的教训为我所用。毛泽东有句名言:“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教员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还应包括帝国主义、蒋介石以及犯错误的同志。
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
毛泽东很早就善于做基层调查研究,发现、总结并推广基层工作中创造的鲜活经验。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就属于这一类。在做调查之前,毛泽东发现,在苏区工作中,往往党的任务提出了,许多工作计划也发布了,但在怎样动员群众去实行这些任务与计划方面,却出现偏差。怎么办呢?
毛泽东提出:“问题的解决,不是脑子里头想得出来的,这依靠于从动员群众执行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去收集各种新鲜的具体的经验,去发扬这些经验,去扩大我们动员群众的领域,使之适合于更高的任务与计划。”毛泽东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在许多地方创造了许多动员群众的很好的方法,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的工作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毛泽东明确提出:“反对官僚主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拿活的榜样给他们看。”
在长冈乡和才溪乡调查中,毛泽东研究总结的鲜活经验包括“代表会议”“检查制度”“群众生活”“劳动力调剂”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
越是重大历史关头,毛泽东越重视读史、鉴史,他曾说:“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944年3月,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面世,引发毛泽东的高度热情,他把该文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文件;同年11月,又特意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毛泽东把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他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毛泽东的大多数经典著作都是在总结了古今中外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都是穿透历史界限的有生命力的佳作。
☆ 转发自红歌会网(www.szhgh.com)
将本文分享到
0
【马院网是非营利性网站,如内容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管理员(邮箱:buffettism@126.com)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论文集
理论研究
历史研究
经济观察
红色故事
激情时代
红色国际
文艺文化
读书·书评
传统文化
好好学习
国家安全
国际观察
军事观察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怀念寄思
哲学研究
名家观点
集体经济
新青年
理论研究
毛泽东研究
跟毛泽东学方法
时代人物
热点观察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观察与评论
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欢迎光临【南街村】集团自营旗舰店!
Copyright © 2008-2020
马院网·Mayuan.wang
(https://mayuan.wan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QQ:262532181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促信宝科技
京ICP备2020041066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